杜子孚(1916-1942)

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1931年,考入南皮县立第二高小。“九一八”事变后,积极联络进步同学,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4年,考入天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期间,在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下,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任天津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积极组织开展了反对“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活动。1936年初,返回家乡。后考入泊镇直隶(今河北)省立第九师范学校,继续从事秘密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冀鲁边区工委的指示,组织成立了南皮县战地动员委员会,任主任,争取团结一切力量投入抗日斗争。
1938年,他不畏艰险,舍身为国,动员全家参加了抗日斗争。1939年,调任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委员兼民运部长。后又奉调到中共冀鲁边第二地委,先后任中共陵县县委书记、二地委书记。1941年,调任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第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和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参加领导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战斗。
1942年6月19日,率领地委、专署机关干部和警卫连百余人,与敌周旋转移到东光县大单村时,被3000多日军包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镇定自若,沉着应战,并组织突围,给敌人以严重杀伤。后率队突出重围转移时,又被敌团团围住。激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责任编辑:山东宁津 更新时间:2019年0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