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
视频

网上
展馆

网上
预约

微信
关注

微博
互动

常见
问题

在线
咨询

TOP

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冀鲁边区十位抗日英烈进入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冀鲁边区是抗日战争初期形成的山东6大战略区之一。它东临渤海,西接津浦铁路,南濒黄河,北到独流减河,主要包括当时隶属于山东的无棣、阳信、惠民、滨县、沾化、临邑、乐陵、陵县、德平、商河、济阳等县以及当时隶属于河北的盐山、东光、南皮、吴桥、新海(今黄骅)、宁津、庆云、沧县(东部)等24个县。1938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命令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肖华率旅部机关及部分干部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冀鲁边区。肖华率领部队先后组织了韩集伏击战、三打灯明寺、激战大宗家等战斗。至1938年底,全区共产党员发展到25000余人,抗日武装发展到15000人,冀鲁边区得到扩大和发展,成为巩固的抗日根据地。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后,在解放战争中成为解放军的大后方,全区掀起了支前和参军的热潮,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于文彬(1916—1938) 中共冀鲁边工委书记;

  王炳三(1915—1942) 八路军第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杨柳新(1911—1942) 八路军第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8团团长;

  邸玉栋(1911—1942) 中共冀鲁边区第1地委组织部部长;

  崔兰仙(1915—1942 女) 冀鲁边区妇女救国总会主任;

  杨承德(1908—1943) 八路军冀鲁边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

  张袖石(1908—1943) 中共冀鲁边区第3地委副书记;

  徐尚武(1912—1943)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

  傅国光(1916—1943) 冀鲁日报社社长;

  于慎德(1907—1942) 中共庆云县委书记

  附:

  2014年09月19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中共抗日烈士152人次)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有8位英烈入选。

  杨靖远(1902—1938)、

  马振华(1905—1940)、

  杨忠(1909—1941)、

  石景芳(1913—1942)、

  李永安(1912—1943)、

  杜子孚(1916—1942)、

  符竹庭(1912—1943)

  黄骅(1911—1943)。


版权所有: © 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 Copyright © 201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44436号-1